信息电子技术与智能系统研究中心以信息和电子技术融合为研究方向,以智能信息处理与先进通信系统理论研究为基。饕邮轮悄苄畔⒋、宽带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卫星通信、物联网、移动数据安全、数据挖掘与分析、电磁兼容、大数据分析、SIM 卡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及教学工作。
中心主要由两个实验室(科研团队)组成:信息与电子技术研究室和通信与网络研究室。
信息与电子技术研究室(Information & Electronics Technology Lab of BUPT)
教师:王卫东教授、王朝炜副教授、崔高峰副教授、胡欣副教授、王程老师;
学生:博士研究生7 名及硕士研究生50 余名。
信息与电子技术研究室成立于2003年,依托于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信息和电子技术为发展方向,主要从事移动与卫星通信、物联网、网络与计算融合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是一所以无线通信为特色,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发相结合的综合性实验室。近5年来,实验室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发表论文百余篇、申请专利30余项。研究室逐渐形成了基于与电信领域的企业、研究机构有良好合作关系基础上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体系,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性、高能力的通信领域人才。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研究室实行开放的合作机制,先后派出研究人员到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国进行学术访问;2009年至今已还曾成功主办了两次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IEEE和IET资助的国际会议(ICCTA2009和ICCTA2011)。实验室形成了以" 自由创新的学术氛围、严谨扎实的工作态度,和谐宽松的科研环境" 为核心的实验室文化,创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扎实学术基础和创新意识的通信领域人才。
通信与网络研究室(人机智能与信息协调处理中心)
教师:刘杰教授、范春晓教授、温志刚教授、李永教授、孙娟娟副教授、明悦副教授、吴岳辛老师、邹俊伟老师
学生:博士研究生13名及硕士研究生50余名。
通信与网络研究室成立于1996年,依托于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多年来以信息智能处理为研究方向,包括视觉信息处理、宽带无线通信、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分析、移动数据安全、物联网应用等。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并与国内运营商、增值服务企业以及通信行业公司有着长期的合作。完成了几十项国家、省部级以及企业合作项目,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累计发表几百篇学术论文,拥有多项技术专利,多种产业化软件产品应用到国内几十个省市。凭借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科研设备,人性化的科研环境,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丰硕成果,始终走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前沿,为社会不断输送电子信息领域的优秀人才,受到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华为,中兴,百度,爱立信,三星,诺基亚、IBM等众多企事业单位的青睐和好评。